乐享课堂:商票贴现——供应链上的金融活水,如何浇灌中小微企业?

2025-08-12 10:12:40

商业汇票作为企业间结算的重要工具,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痛点:不可拆分、融资成本高、流转效率低。2020年7月,人民银行总行联合上海票据交易所创新推出供应链票据产品,标志着商票贴现进入新阶段。


商票贴现是什么?

商票贴现,全称为商业承兑汇票贴现,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商票转让给金融机构(如银行、保理公司等),金融机构按照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,将剩余资金提前支付给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。

简单来说,就是企业把未来才能收到的钱,通过贴现的方式提前拿到手,解决当下的资金需求,是基于企业间真实商品交易或服务提供而产生的一种远期支付凭证。

例如,A 企业向 B 企业销售了一批价值 100 万元的货物,双方约定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,票期为 6 个月。B 企业开出一张 6 个月后到期、金额为 100 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给 A 企业。然而,3 个月后,A 企业由于要紧急采购一批新的生产设备,资金出现紧张局面。于是,A 企业拿着这张商票到银行办理贴现业务,假设贴现率为年化 5%,那么贴现利息约为 100 万元 ×5%×(180÷360)=2.5 万元,银行扣除这笔利息后,将 97.5 万元资金支付给 A 企业,A 企业便提前获得了资金用于设备采购,而银行则在票据到期时向 B 企业收取 100 万元票款,赚取贴现利息差额。

*贴现利息 = 票面金额 × 年化贴现利率 ÷ 360 × 剩余天数

商票贴现利率的影响因素

商票贴现利率并非固定不变,其计算核心围绕 “资金价格 + 风险溢价” 展开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:

基础定价基准:通常参考同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或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 作为基础利率。例如,若1年期LPR为3.45%,银行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加点。

核心企业信用等级:这是最关键因素!承兑人(核心企业)的信用评级越高、实力越强,风险溢价越低,贴现利率越接近基础利率。比如像是比亚迪、隆基绿能这类AAA级核心企业签发的商票,其供应商获得的贴现利率,通常远低于由资质一般企业承兑的票据。

票据剩余期限:票据离到期日越近,银行持有风险时间越短,利率通常越低。反之,期限越长,利率越高。

银行资金成本与信贷政策:银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和当期对特定行业、核心企业链的信贷支持力度直接影响报价。

市场供需与规模:银行资金充裕时,利率可能下行。单张票据金额较大或企业有稳定贴现需求,可能获得更优价格。


商票贴现:重塑企业资金管理的利器

融资便捷:相较于传统银行贷款,商票贴现的手续更为简便,审批流程也更快。企业只需提供真实有效的商票以及相关贸易背景资料,就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贴现,无需复杂的财务报表和抵押物审核,能够快速获得资金。

成本相对较低:在某些情况下,商票贴现的利率相较于企业直接向银行贷款的利率更具优势。特别是当企业持有优质商票(如大型国企、央企开具的商票)时,金融机构为了获取业务,可能会给出较为优惠的贴现利率,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。

优化资金流:通过商票贴现,企业可以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提前变现,加快资金回笼速度,有效改善企业的资金流动性,使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、生产运营等环节,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。

信用传导:在供应链金融中,核心企业开具的商票经过贴现,可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,加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协同性。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获得融资,实现信用在供应链中的传导,促进整个供应链的发展。


商票贴现的风险

(一)信用风险

商票贴现的核心在于承兑人的信用状况。如果承兑人在票据到期时因经营不善、财务状况恶化或其他原因无法按时足额兑付票款,那么银行等贴现机构将面临直接的信用风险损失,而持票企业可能也会因银行的追索机制而遭受间接影响。

因此,企业在开展商票贴现业务前,务必对承兑人的信用进行全面、深入的调查和评估。可借助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报告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息以及通过行业内的口碑打听等多种途径,综合考量承兑人的财务实力、经营稳定性、过往信用记录等因素,谨慎选择信用良好、实力雄厚的承兑人所开具的商票进行贴现。

(二)操作风险

在商票贴现业务的办理过程中,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参与主体,包括票据的签发、流转、审核、贴现审批以及后续的托收等环节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操作失误,如票据要素填写不规范、贸易背景资料虚假或不完整、贴现流程不合规等,都可能导致业务无法顺利进行,甚至引发法律纠纷,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不必要的损失。

因此,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内部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制度,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,使其熟练掌握商票贴现相关法律法规、操作规范和风险要点,在实际操作中,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业务。

(三)市场风险

商票贴现利率会随着市场资金供求关系、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。如果市场利率上升,贴现利率也可能随之上升,企业的融资成本将增加;反之,如果市场利率下降,企业提前贴现可能会错失更优惠的融资时机。

那么企业和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、货币政策以及市场资金利率走势的研究和分析,提前做好利率风险预警和应对预案。


政策红利推动商票贴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

商票贴现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。 2025年8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深化基于“数据信用”和“物的信用”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。

该政策有三方面关键指引:

  • 数据信用创新:鼓励金融机构依托大数据和特定场景,为链上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、存货、仓单和订单融资服务;支持企业征信机构整合产业链数据,向银行提供链上企业供销交易、账款确权等信息。

  • “脱核”模式探索:运用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,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供应链融资模式,拓宽融资渠道。

  • 平台化服务升级:发挥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作用,支持金融机构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利用;鼓励建立产业专家信息库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数据库。

在国家大力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下,商票贴现作为一种高效的供应链金融工具,将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、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。